探採研究彙報(依作者姓氏排序)
第1期(1978)至第 28期(2006)
丁信修、楊耿明、李長之、紀文榮(1995)新竹地區南莊層之逆斷層封閉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8期,第248-269頁。
丁信修、楊耿明、陳瑞瓊、紀文榮、黃旭燦(1996)台灣新畿褶曲帶及其西緣之油氣潛能。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81-97頁。
丁信修、楊耿明(1997) 鐵通地區打鹿砂層沈積環境和地層封閉。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0期,第176-196頁。
丁信修、楊耿明(1998) 斷層封阻作用之探討。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100-125頁。
丁信修(1999 ) 高雄地區的沈積環境。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122-163頁。
丁信修、楊耿明、吳榮章 (2002 ) 斷層封阻研究-新竹斷層面及龍港斷層面的特性。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4期,第137-155頁。
丁信修、楊耿明、黃旭燦、吳榮章 (2005 ) 嘉南前麓地區沉積岩相特性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7期,第135-156頁。
丁信修、黃旭燦、楊耿明 (2005 ) 台灣南部麓山帶地區地質構造與封閉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7期,第391-398頁。
王文烈(1991) 出磺坑地區岩石物性與聚晶剛石鑽頭效率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4期,第349-350頁。
王文烈、李成榮、范振暉、王水雄、張光宇、黃瑞鴻、王勝雄、宣大衛(1999) 鑽井成本分析資料庫。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341-342。
王文烈、黃瑞鴻、王勝雄、吳健一 (1999) 水平開發井在注儲氣之應用探討。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527-540頁。
王文烈、黃瑞鴻、范振暉、宣大衡 (2001) 地層孔隙壓力及破裂壓力梯度之預測與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3期,第551-564頁。
王文烈(2003) 水平井完井工程與注/產氣能力評估及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487-494頁。
王水雄、湯杭敏、蔣炎蘭(1985) 完井流體之研究. (1/2)。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8期,第179-189頁。
王水雄、蔣炎蘭(1990) 頁岩吸水性與井孔穩定之關係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3期,第269-278頁。
王水雄、蔣炎蘭(1998) 定向鑽井泥漿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564-570頁。
王佳彬、楊耿明、黃旭燦(2005) Geosec2D構造模擬軟體之原理及應用 。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7期,第195-208頁。
王惠貞、宣大衡、侯玲婉(1994 ) 地質構造之整合解釋和油氣封閉之關係--震測正向模擬。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7期,第282-283頁。
王錫福、王文生、王玉瑞(2004) 探討熱水溶液中礦物生成的環境因素用以瞭解儲集層之地質環境。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6期,第529-532頁。
王勝雄(1978) 孔隙壓力變化對滲透率之影響。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期,第163-168頁。
王勝雄、黃素謹(1991) 油氣田投資計劃之經濟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4期,第390-391頁。
王勝雄、黃素謹(1992 ) 礦區開發之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5期,第391-392頁。
王勝雄、王文烈、周定芳、陳大麟、吳偉智、吳建一、胡錦城(1998) 台南盆地中南部油氣潛能綜合評估油氣蘊藏量之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583-584
頁。
王勝雄(1999 ) 臺南盆地新領域之油氣蘊藏量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120-121頁。
王勝雄(2005 ) 鐵砧山儲氣窖營運技術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7期,第351-356頁。
王墨江、王勝雄、陳永隆、陳大麟、吳建一(1992) 永和山氣田注氣循環增產可行性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5期,第389-390頁。
王墨江、王勝雄、陳大麟,、黃素謹(1992 ) SK-7礦區C構造生產動態評估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5期,第404-405頁。
王墨江、王勝雄(1993 ) 裂縫油氣層壓力測試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6期,第370-371頁。
王墨江、王勝雄、吳健一、陳大麟(1995)永和山氣田激勵增產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8期,第494-495頁。
王墨江、張資宜、周定芳、王勝雄、袁時正、蔡錫麟、徐永耀(1996) 臺南盆地F構造之油氣層特性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499-512頁。
王墨江、王勝雄、陳大麟、吳健一、王來、張松木、葉榮富(1996) 永和山氣田二氧化碳注氣循環之再探討。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547-559頁。
王墨江、周定芳、張資宜、王勝雄、王志銘(1997) 鐵砧山氣田特性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0期,第431-436頁。
王墨江、王勝雄、吳健一、吳伯裕、范振暉(1998) 寶山油層進行水沖排之可行性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541-561頁。
方泰山、周次雄、吳素慧、鄭林存(1981) 原油與生油岩之螢光光譜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4期,第291-318頁。
毛爾威(1977)臺灣西部平原北港區中新世地下地質之研究及其儲油氣之可能性。石油,第13卷,第3期,第9-12頁。
史菲利、傅式齊、宣大衡(2003) 新能源研究:台灣西南海域天然氣水合物之震測資料處理與特殊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333-352頁。
史菲利(2003) 新測勘方式評估與推廣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353-380頁。
石文卿、林國安(1988)雲嘉區先中新世地層震測構造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1期,第197-212頁。
江文昭(1980) 臺灣西北部下部中新世地層之生油岩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3期,第173-183頁。
余水倍、蔡義本、胡錦城、林國安(1980) 大屯火山區微震及地動雜波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3期,第101-130頁。
李中和、王墨江、王勝雄、黃定雄(1991 ) 油氣層評估--海域CFC 構造油氣蘊藏量評估及油氣生產動態模擬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4期,第376-377頁。
李中和、王墨江、龔士林、王明輝(1992) 斷層封閉油氣田開發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5期,第387-388頁。
李中和、王勝雄、葉榮富、范振暉(1996) 鐵鉆山氣田注/產氣動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614-628頁。
李中和、吳柏裕、葉榮富、王勝雄(1997) 鐵砧山氣田注/產氣動態預測研究. (2/2)。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0期,第534-549頁。
李中和、蔡鏗榮(1998) 八掌溪氣田生產動態預測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477-502頁。
李中和(2001) 錦水十三層打鹿砂岩作為地下儲氣窖之可行性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3期,第624-625頁。
李焜發、宣大衡、巫國華(1999 ) 透地雷達解析技術。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319-340頁。
李長之(1983) 應用電測資料研究臺西地區之油氣儲聚。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6期,第1-16頁。
李長之(1986) 新竹外海木山層沉積環境與震測地層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9期,第22-37頁。
李長之(1991)臺南盆地北部之構造機制與油氣儲集之關係--井下地層及電測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4期,第54-65頁。
李長之(1991)澎湖地區之地下地質與油氣潛能評估--石油地質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4期,第149-172頁。
李長之、丁信修(1993)台灣中西部陸海域井測之地質分析與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6期,第33-55頁。
李長之、丁信修(1994)台南盆地漸新統與白堊系的沉積環境。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7期,第115-130頁。
李長之、丁信修(1994)裂縫儲集層的油氣儲集機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7期,第197-218頁。
李長之(1995)新竹外海淺部煤層與斷層封閉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8期,第270-285頁。
李長之、梅文威(1996) 台灣西北部地層分析與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98-117頁。
李長之(1996) 台南盆地區域地質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157-182頁。
李長之(1998 ) 大陸地區油氣探勘與礦區評估:珠江口地區石油地質與油氣潛能。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273-274頁。
李長之(1999) 台灣北部煤層分佈與油氣生成之關係。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1-11頁。
李進華、邱翠雲、吳玉蘭(1991)臺南盆地漸新世有孔蟲古生態與沉積模式。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4期,第83-102頁。
李重毅、紀文榮、吳榮章、陳瑞瓊(1993) 台南盆地F構造裂縫儲集層。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6期,第69-79頁。
李重毅、徐祥宏、楊池清(1994)台南盆地裂縫儲集層分佈。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7期,第157-170頁。
李重毅、張渝龍(1994)沉積盆地演化在礦區評估上的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7期,第256-271頁。
李重毅、翁榮南、柯雪溫、林麗華、邱翠雲、黃定雄(1995) 台南盆地之石油系統。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8期,第209-227頁。
李重毅、徐兆祥、童培堅、張渝龍、柯雪溫、邱翠雲(1996) 流體動力學與油氣棲聚之關係(一): 竹東地區之油氣圈閉。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298-309頁。
李重毅、邱翠雲、徐祥宏(1998) 反轉構造之油氣探勘(二)坑子口構造之石油構造地質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84-99頁。
李通藝、吳榮章、謝阜聰、林怡美(2005) 中部台灣陸海域震測層序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7期,第399-408頁。
邱仲信、周次雄(1990) 鐵砧山構造下部中新統油氣生成之地化模型初步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3期,第188-199頁。
邱仲信、林宏仁、郭政隆、林國安(1993)新竹桃園地區油氣潛能之地化模型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6期,第173-195頁。
邱仲信、郭政隆、林宏仁、周次雄(1993)石油探勘之地化模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6期,第232-256頁。
邱仲信、郭政隆、吳素慧、林麗華、沈俊卿、周次雄(1996) 煤樣油氣生成地化模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420-453頁。
邱仲信、郭政隆、吳國華、張嘉福(1997 ) 臺灣西部地化探勘資料圖文整合系統。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0期,第334-335頁。
邱仲信、郭政隆、吳素慧(1998) 生油岩成烴機制及油岩對比研究生油岩水合熱裂油氣生成模擬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332-346頁。
邱仲信、郭政隆、吳素慧(1999) 台南盆地油氣生成與移棲模擬。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364-399頁。
邱仲信、胡錦城(2001) 盆地石油系統之建立與應用-地化模擬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3期,第246-270頁。
邱仲信、黃旭燦、吳榮章、胡錦城(2002) 台灣西北部石油系統研究-地化模擬。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4期,第67-91頁。
邱仲信、吳明賢(2004) 台灣西北部木山層五指山層油氣潛能模擬。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6期,第497-504頁。
邱仲信、吳明賢(2005) 澳洲AC/P32礦區及其周緣地化模擬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7期,第17-18頁。
邱翠雲、李重毅、柯雪溫、張渝龍(1996) 台南縣牛山地區上中新統至更新統之沉積環境。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220-233頁。
邱翠雲、蔡錦椿(1997 ) 中國大陸海域與台灣地區生物地層與沉績環境。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0期,第107-109頁。
沈俊卿、郭政隆、周次雄(1986) 臺南麓山地區油氣潛能之地化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9期,第231-246頁。
沈俊卿、周次雄(1990) 埔里構造與扭力作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3期,第230-237頁。
沈俊卿、郭政隆(1991)新竹苗栗地區煤層與油氣之關係。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4期,第277-295頁。
沈俊卿、孫美蓉、邱仲信(1994 ) 煤系地層生油岩之潛能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7期,第344-345頁。
沈俊卿、柯雪溫、童英銓、周次雄(1997) 臺灣西部電測與生油岩關係研究: 台南盆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0期,第336-349頁。
沈俊卿、詹琇民、張嘉福(1998) 渤海灣及其附近礦區生油潛能。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264-265頁。
沈俊卿、蕭鴻泉、謝明發、詹琇民、張嘉福(1999) 台灣西北部油氣生成量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12-25頁。
沈俊卿、郭政隆(2001) 台灣西北部石油系統研究-台灣西北部生油岩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4期,第19-27頁。
沈俊卿、吳素慧(2003) 台灣地區油母質之油氣生成模擬。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259-266頁。
沈俊卿(2004) 台灣西部第三類型成熟度指標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6期,第75-82頁。
沈俊卿、孫志賢、郭政隆、黃武良(2006) 台灣新第三紀煤系生油岩水合熱裂分析及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8期,第423-442頁。
沈顯全、黃旭燦、陳瑞瓊、中國石油公司探採研究所(1994)長康氣田與觀音高區間之震波特性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7期,第56-66頁。
沈顯全、傅式齊、黃旭燦(1999) 臺南盆地震測層序及構造整合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100-119頁。
冼正平(1978) 澳底層的層位及沉積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期,第61-72頁。
冼正平(1980) 苗栗地區木山層五指山層之沉積學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3期,第9-18頁。
范振暉、王勝雄、吳偉智、王墨江(1998) 生產井產率、穿孔區間與水錐關係之探討。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503-524頁。
范振暉、黃瑞?、吳健一、吳柏裕、王勝雄(2001) 鐵鉆山氣田鑽水平井之可行性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3期,第574-595頁。
范振暉、宣大衡、吳健一、張渝龍、吳偉智、吳榮章、巫國華(2003) 二氧化碳地下封存技術及可行性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541-552頁。
林宏仁、柯雪溫、周次雄(1990) 臺灣西部油氣潛能之再評估. (2/2): 竹東至出磺坑地區有利構造之地球化學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3期,第218-229頁。
林宏仁、胡峻榕、郭政隆、周次雄(1995)地化模型在石油探勘的初步應用(2/2)。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8期,第406-419頁。
林宏仁、胡峻榕、郭政隆、周次雄(1996) 化模型在石油探勘的應用. (2/2) 。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480-496頁。
林政遠、吳素慧、張錦澤、周次雄(1987) 臺灣北部所產天然氣之地化研究. (3/3): 苗栗、新竹地區之二。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0期,第180-194頁。
林政遠、周次雄、張錦澤(1991)臺灣西部中新統原油和天然氣之特性與對比。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4期,第296-314頁。
林政遠、吳素慧(1992)台灣地區中新統原油和天然氣之特性與對比(2/2)。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5期,第214-238頁。
林政遠、胡峻榕、沈俊卿、周次雄、傅錦德、莊福森、張嘉福(1997) 不同成熟度碳氫化合物對比參數整合。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0期,第257-271頁。
林政遠、吳榮章、傅錦德、張嘉福 (1998 ) 珠江口盆地生物地層及其附近生油潛能。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271-272頁。
林政遠、吳素慧、胡峻榕、郭政隆、傅錦德、周素燕、莊福森 (1999) 油樣與岩樣之地化分析與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467-468頁。
林政遠、吳素慧、沈俊卿、郭政隆、陳瓊玉、莊福森、傅錦德、周素燕 (2002) 台灣陸上南部地區油、氣、岩對比。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4期,第406-426頁。
林政遠、林麗華、郭政隆、陳瓊玉、莊福森、傅錦德(2003) 地化技術在油氣探勘應用輕質碳氫化合物在台灣西部油岩對比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267-
280頁。
林政遠、吳素慧、沈俊卿、郭政隆 (2005) 新竹地區油氣及生油岩特性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7期,第65-88頁。
林振村(1985) 碳氫同位素分析技術之改進。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8期,第219-230頁。
林振村、周次雄、鄭林存(1986) 碳同位素在油與油及油與生油岩對比上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9期,第247-267頁。
林振村、黃定雄(1998) 野外分析陽離子交換容量及其在電測解釋之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449-460頁。
林振村、邱瑞琅(1998) 水中微量油氣分析及其在油氣探勘及油污染上之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571-582頁。
林舜隆、林振村、黃德坤(200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對策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509-520頁。
林國安、葉鈺浩(1980) 震波特性分析及其在薄砂層解釋上之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3期, 第131-153頁。
林國安、宣大衡(1981) 震波阻抗柱狀圖技術改進及其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4期, 第141-142頁。
林國安、宣大衡、徐祥宏(1983) 合成聲波柱狀圖之研製與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6期, 第127-138頁。
林國安(1983) 頻率─波數領域震波模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6期, 第139-156頁。
林國安、陳雄茂、宣大衡(1984) 礫岩區炸測試驗。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7期, 第87-103頁。
林國安、傅式齊、陳雄茂(1985) 薄地層之震測地層解釋─個案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8期, 第231-232頁。
林國安、宣大衡(1986) 錦水背斜南段之震測資料地層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9期, 第106-126頁。
林國安、李明光、王惠貞(1987) 嘉義平原區構造與地層之震測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0期, 第89-90頁。
林國安、李明光、查美志(1988) 鹿港區陸海域先中新世地層震測溝造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1期, 第98-124頁。
林國安、張資宜、宣大衡(1990) 震測地層解釋和油氣指微分析─個案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3期, 第133-142頁。
林國安、徐祥宏、傅式齊、王惠貞、周錦德(1991)震測構造逆算環模擬反射不良深部地層--永和山氣田東面。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4期,第232-254頁。
林國安、吳榮章、宣大衡、邱仲信、周學良、李建志、童英銓、周錦德、林宏仁、侯玲婉(1992)整合測勘數值模擬系統研究開發。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5期,第
99-115頁。
林國安、吳榮章、傅式齊、邱仲信、黃旭燦、宣大衡、周錦德、梅文威、蔡錦椿(1992)新竹外海油氣潛能整合測勘數值模擬。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5期,第116-
160頁。
林國安、黃旭燦、宣大衛、徐祥宏、吳榮章(1992)臺南縣新市--善化地區震測構造和地層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5期,第181-197頁。
林國安、吳榮章、張資宜、陳茂雄(1993) 整合測勘數值模擬系統之開發與應用. (續) 。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6期,第5-9頁。
林國安、楊耿明、宣大衡、張資宜、梁守謙(1994)台南盆地油氣潛能綜合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7期,第171-196頁。
林國安、李長之、黃旭燦、郭政隆、張資宜、邱仲信、吳素慧(1994)新竹外海及陸上地質資料整合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7期,第231-255頁。
林國安、傅式齊、吳榮章、楊耿明、黃旭燦、梁守謙、吳素慧(1997) 台西外海CDA及CDC地區先中新統油氣潛能綜合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0期,第407-410
頁。
林國安、吳榮章、梁守謙、郭政隆、莊恭周、楊耿明、宣大衡、吳明賢(1998) 北港高區東緣先中新統油氣潛能綜合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242-263頁。
林麗華(1991)臺南盆地之地化資料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4期,第128-146頁。
林麗華、林宏仁、柯溫雪、周次雄(1992)嘉南平原先中新統之油氣潛能。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5期,第198-213頁。
林麗華、邱仲信、吳素慧(1993)台南盆地中央隆起帶油氣生成與移聚之初步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6期,第349-369頁。
林麗華、張錦澤、郭政隆、周次雄(1996) 台灣西部儲油氣層內流體之地球化學研究. (2/2) 。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388-419頁。
林麗華、郭政隆(1998) 台灣西北部油氣之地化特性。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286-303頁。
林麗華、張錦澤、郭政隆、周定芳、孫智賢(2004) 儲油氣層岩心中殘餘碳氫化合物在油岩對比上之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6期,第51-64頁。
林麗華、郭政隆、孫智賢、張錦澤(2005) 細道邦-國姓地區之油氣生成潛能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7期,第99-118頁。
周次雄(1978) 新竹苗栗油氣田打鹿頁岩之地球化學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期,第33-40頁。
周次雄、蘇芳章、盧東郎(1979) 應用電子自旋共振法測定生油岩成熟度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期,第143-150頁。
周次雄、林麗華(1981) 白沙屯打鹿頁岩油氣生成游移和聚集之初步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4期,第265-287頁。
周次雄、翁榮南、郭政隆、鄭林存(1982) 錦水油氣田凝結油之地化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5期,第219-220頁。
周次雄、吳巨仁、沈俊卿(1983) 北港地區先中新統之有機相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6期,第204頁。
周次雄、林麗華(1983) 應用震測間隔速度推求地層中油母質之成熟度。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6期,第206-207頁。
周次雄、郭政隆、林麗華、沈俊卿(1985) 臺灣西北部中新統油氣儲集之地球化學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8期,第146-161頁。
周次雄、林政遠(1986) 臺灣北部所產天然氣之地化研究. (2/2): 海域CBK、苗栗、新竹地區。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9期,第167-191頁。
周次雄、吳素慧、鄭林存(1987) 生油岩與原油中生物指標成熟指數之研究(2/2)─沙河、八掌溪地區。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0期,第161-179頁。
周次雄(1991 ) 臺灣西部油氣生成和聚集之地化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4期,第274-276頁。
周次雄(1992)從生油岩潛能推測地下油氣可能蘊藏量:新市--善化更新世及上新世之砂體。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5期,第302-325頁。
周次雄等16人(1994)海域CBD構造地球化學測勘之基本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7期,第391-408頁。
周次雄、郭政隆、林宏仁、林麗華、吳素慧、沈俊卿、林政遠、邱仲信、柯雪溫(1995)鐵砧山─通霄構造下部中新統油氣蘊藏探討。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8期,
第456-467頁。
周定芳、莊恭周(1992)地層柱狀圖軟體在石油地質上之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5期,第30-41頁。
周定芳、莊恭周、侯玲婉(1994)井下資料分析--電測資料檔案庫之建立及其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7期,第284-295頁。
周定芳、莊恭周(1996) 台南盆地F構造漸新世儲集層特性與成岩程序。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183-207頁。
周定芳、羅仕榮、顧駿偉、陳佑吉、莊恭周(1998 ) 岩石學分析在測井資料解釋之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19-34頁。
周定芳、莊恭周(1999) 油氣資源電腦評估系統於台灣西部中新統儲油氣層之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440-466頁。
周定芳、莊恭周、楊池清(1999 ) 苗栗外海地區及新營地區之井測資料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489-505頁。
周定芳、莊恭周、薛榮英、劉娟孜(2001 ) GeoFrame軟體在台灣西北部油氣探勘上之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3期,第108-125頁。
周定芳、莊恭周、胡錦城(2002 ) 台灣西北部儲集岩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4期,第49-66頁。
周定芳、莊恭周(2003) 儲集岩電測資料解釋與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149-174頁。
周定芳、莊恭周(2004) 儲集層之電測特性。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6期,第155-164頁。
周錦德、原振維、楊耿明(1986) 新營地區震測資料所顯示的地質意義及可能的油氣儲集。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9期,第1-19頁。
周錦德、楊耿明、吳榮章、陳雄茂、唐修明(1987) 臺南白河地區之油氣潛能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0期,第44-62頁。
周錦德、丁信修、陳瑞瓊、李妍慧、紀文榮(1991)F 構造以西之構造封閉探討。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4期,第4-21頁。
周錦德、張資宜、梁守謙、沈顯全(1991)北港區及其附近先中新統之油氣潛能評估--震測構造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5期,第77-98頁。
周學良(1982) 地下地質資料電腦處理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5期,第253-268頁。
周學良、胡剛(1982) 地質資料庫之設計與建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5期,第269-283頁。
周學良(1983) 利用電腦處理地下地質構造與井程關係。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6期,第94-111頁。
周學良(1990) 臺灣西部第三紀盆地古構造剖面演化及其與油氣探勘之關係。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3期,第91-105頁。
周學良(1991)臺南盆地F構造漸新世砂岩震測資料與井下地質資料之整合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4期,第103-112頁。
周學良(1995)細胞狀地質模型應用於苗栗區木山儲集層之特性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8期,第123-133頁。
周學良(1996) 地質統計法在台南盆地F構造儲集層之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208-219頁。
周學良(1997) 鐵砧山氣田立體儲集層特性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0期,第395-406頁。
周學良(1998) 白沙屯及其附近地區儲集岩之地質模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45-53頁。
周學良(1999 ) 三維地質模型應用於儲集層特性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301-318頁。
周學良(2002 ) 三維儲集岩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4期,第222-231頁。
周學良(2003) 台南盆地F構造三維儲集岩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199-210頁。
周學良(2004) 台南盆地F構造三維儲集岩研究(2)。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6期,第187-198頁。
吳沂全、陳永隆、吳健一、宣大衡、吳榮章、陳煥彩(1993)龍船地區地層壓力梯度之估算。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6期,第396-411頁。
吳沂全、吳建一、吳世雄、李中和(1994) 水平井油氣生產能力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7期,第425-426頁。
吳沂全、宣大衡、徐永耀、吳健一、陳養愚(1995)CFC-13號井地層壓力梯度之預測。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8號,第472-484頁。
吳沂全(1996) 南部地區高壓地層分佈之探討。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560-571頁。
吳明賢、胡錦城、陳彥宏、巫國華(2004)油氣儲聚地質風險評估精準化之建立及其在台灣西北部之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6期,第461-472頁。
吳柏裕、王勝雄、李中和、吳偉智、吳健一、蔡鏗榮、吳蔡松、葉榮富(2001) 鐵砧山氣田注產氣之監測及應用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3期,第565-573頁。
吳柏裕、王勝雄、余慶泉、王孟炫(2003) 鐵砧山儲氣田監測資料自動收集系統規劃設計。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461-472頁。
吳柏裕、黃德坤、王勝雄(2004) 儲氣窖背景資料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6期,第367-380頁。
吳偉智、范振暉、陳大麟、吳健一、王勝雄、葉榮富、吳柏裕、彭日昇(1998) 出磺坑淺層油氣再開發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461-476頁。
吳偉智、陳大麟(1999) 雙龍橋場址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模型之建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554-581頁。
吳偉智、曾繼忠、陳大麟、葉榮富(2003) 瀕臨停產油氣井之增產研究: A油田之再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443-460頁。
吳偉智、葉榮富、曾繼忠、陳大麟(2003) 油層模擬及監測資料在地下儲氣監測之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473-486頁。
吳素慧、何伯堂、周次雄(1984) 原油─生油岩對比之生物指標前處理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7期,第157-169頁。
吳素慧、吳巨仁、周次雄(1985) 苗栗─臺中地區中新世生油岩之熱裂氣相色層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8期,第162-178頁。
吳素慧、鄭林存、邱仲信、周次雄(1986) 生油岩與原油中生物指標成熟指數之研究(1/2)。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9期,第192-214頁。
吳素慧、張錦澤、周次雄(1989)竹頭崎─牛山地區油氣潛能及移聚之地化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2期,第144-165頁。
吳素慧、余輝龍、張錦澤、周次雄(1990) 竹頭崎──牛山地區油氣潛能及移聚之地化研究. (2/2)。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3期,第173-187頁。
吳素慧(1991)臺灣海域A地區始新世地層油氣潛能之地球化學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4期,第191-203頁。
吳素慧、林政遠、林麗華、翁榮南(1993)台南盆地中央隆起帶油氣源岩探討。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6期,第308-329頁。
吳素慧、邱仲信、周次雄(1994)台南盆地侏羅系生油氣潛能之探討。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7期,第131-145頁。
吳素慧、邱仲信、周次雄(1994 ) 台南盆地油氣生成與移棲之地化研究(2/2)。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7期,第359-360頁。
吳素慧、周次雄、郭政隆、傅式齊(1997) 臺灣西部油岩對比研究. (1): 鐵砧山地區。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0期,第231-256頁。
吳素慧、郭政隆、邱仲信、林政遠、李焜發(1998) 澎湖盆地W構造油岩對比參數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315-331頁。
吳素慧、郭政隆、邱仲信、翁榮南、傅式齊、張金榮、李煥發(1998) 臺南盆地生油潛能評估初步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410-424頁。
吳素慧、傅式齊、郭政隆、吳鴻斌、張金榮、胡錦城(1999) 台南盆地生油潛能。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77-99頁。
吳素慧、翁榮南、石文卿、郭政隆(2001) 鐵砧山鄰近地區油岩對比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3期,第303-325頁。
吳素慧、郭政隆(2002) 新竹苗栗外海油岩對比。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4期,第375-390頁。
吳素慧、翁榮南、沈俊卿、孫智賢、郭政隆(2003) 台灣西北部煤及煤頁岩碳氫化合物組成特性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229-240頁。
吳素慧、郭政隆、孫智賢(2004) 芳香涇在錦水-永和山地區油岩對比上之應用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6期,第65-74頁。
吳榮章(1982) 臺南縣龜丹溪剖面之生物地層及其沉積環境。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5期,第57-89頁。
吳榮章(1984) 臺南曾文溪剖面之生物地層及古沉積環境。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7期,第33-51頁。
吳榮章、梅文威(1985) 高雄縣旗山至鳳山地區新第三紀及第四紀地層之生物地層與古沉積環境。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8期,第58-75頁。
吳榮章、梅文威、蔡錦椿、童英銓(1991)臺南盆地構造演化與油氣儲集。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4期,第66-82頁。
吳榮章、梅文威、童英銓、蔡錦椿(1993 ) 新竹--桃園地區之三維古構造及油氣潛能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6期,第117-143頁。
吳榮章、楊耿明、蔡錦椿、梅文威(1994) 地質剖面平衡分析與井下控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7期,第229-230頁。
吳榮章、吳素慧、傅式齊(1995)澎湖海域及其附近先中新統油氣生成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0期,第61-93頁。
吳榮章、楊耿明、蔡錦椿(1995)非均質碎屑性儲集層模式之研究(I)。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8期,第230-247頁。
吳榮章、洪日豪、楊耿明、蔡錦椿(1996)物理模型實驗分析及剖面平衡之研究與應用. (一) 。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234-244頁。
吳榮章、吳素慧、傅式齊(1997) 澎湖海域及其附近先中新統油氣生成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0期,第61-93頁。
吳榮章、王維豪、楊耿明(1998) 應用數值模擬構造解析及前陸盆地沉降撓曲探討。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58-83頁。
吳榮章、紀文榮、郭財發、蔡錦椿、梅文威(1998 ) 大陸具油氣潛能盆地初步探討及渤海灣盆地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275-276頁。
吳榮章、王維豪、楊耿明(1999) 古地層壓力在油氣探勘之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423-439頁。
吳榮章、梅文威、徐祥宏、紀文榮、楊耿明、傅式齊、蔡錦樁、王明惠(2001) 盆地發育與古構造分析-苗栗外海。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3期,第181-203頁。
吳榮章、郭政隆、胡錦城、王明惠、蔡錦樁、紀文榮(2003) 新能源研究:天然氣水合物地質產狀與地球化學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313-332頁。
吳榮章、葉明官、王明惠、梅文威、蔡錦樁(2003) 環境地質應用:高雄地區之地下地質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381-408頁。
吳榮章、王明惠、蔡錦樁(2004) 探採技術在環境地質之應用:水文地質-嘉南平原超微化石、有孔蟲化石分析及地層對比。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6期,第199-216
頁。
吳榮章、紀文榮、王明惠、蔡錦樁(2005) 台灣中南部陸海域區域地層對比與生物地層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7期,第363-390頁。
吳姿燕、郭政隆、周次雄(1986) 臺灣雲嘉地區下部中新統及先中新世地層之生油岩定量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9期,第215-230頁。
吳健一、曾繼忠、吳偉智、王勝雄(2003) 天然氣及鑽採工程現場問題之解決。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495-508頁。
紀文榮(1978) 臺南縣曾文溪剖面之超微體化石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期,第45-59頁。
紀文榮(1978) 超微化石在石油探勘上之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期,第189-204頁。
紀文榮(1979) 南投粗坑層層位之商榷。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期,第21-40頁。
紀文榮(1979) 高雄縣紅花子剖面之超微化石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期,第41-54頁。
紀文榮(1979) 臺灣近年來之超微體化石研究發展概況。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期,第337-340頁。
紀文榮、梅文威(1980) 苗栗縣上島及碧靈溪剖面碧靈頁岩之超微化石。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3期,第1-7頁。
紀文榮(1981) 高雄區新第三紀地層之超微體化石生物地層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4期,第1-26頁。
紀文榮(1982) 嘉義、新營麓山帶地區新第三系之生物地層與對比。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5期,第13-38頁。
紀文榮、黃秀美(1982) 臺南縣九層林背斜之超微體生物地層。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5期,第39-56頁。
紀文榮(1983) 臺灣南投縣國姓及信義附近之超微化石生物地層。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6期,第35-62頁。
紀文榮、梅文威、吳榮章(1984) 苗栗─臺中地區新第三紀地層之超微體生物地層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7期,第52-68頁。
紀文榮、王維豪、盧東郎、林麗華、吳榮章(1987) 反剝法研究在北港地區盆地分析及油氣測勘上之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0期,第63-88頁。
紀文榮、蕭承龍、黃旭燦、劉家華、王維豪、莊恭周、盧東郎、周定芳、吳榮章(1988)北港高區八掌溪砂岩及白堊紀地層之油氣儲積與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
第11期,第1-32頁。
紀文榮(1991) 臺南盆地F構造及其附近地區之油氣探勘綜合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4期,第1-3頁。
紀文榮、黃旭燦、陳瑞瓊(1994 ) 台灣竹苗區路海域之生物地層、構造地層分析及構造平衡法之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6期,第1-4頁。
紀文榮(1994)台灣陸海域沉積盆地之特徵、構造演化及其油氣潛能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7期,第82-114頁。
紀文榮、吳榮章、楊耿明、黃旭燦、徐祥宏、李重毅、丁信修(1998) 台灣西北部地區之構造分析與油氣聚集。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54-57頁。
紀文榮、楊耿明、黃旭燦、傅式齊、徐祥宏、周定芳、丁信修(2003) 台灣陸上探井評估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41-44頁。
紀文榮、李長之、楊耿明、黃旭燦、徐祥宏、沈俊卿、周定芳(2004) 台灣中部及西北部構造分析與油氣聚集-苗栗系道邦構造之油氣儲聚特徵。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
26期,第19-32頁。
紀文榮等25人(2005) 台灣中南部陸海域地區之油氣封閉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7期,第357-362頁。
紀文榮、吳榮章、宣大衡、吳明賢、呂榮聰、陳太山(2005) 北港高區先中新統震測特性與封閉構造綜合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7期,第439-456頁。
胡峻榕、郭政隆(1998) 油氣移棲之初步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304-314頁。
胡錦城(1978)桃園臺地新第三紀地層之基盤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期,第1-25頁。
胡錦城(1978) 臺灣海域磁力異常與磁場向下延伸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期,第27-31頁。
胡錦城(1979)雲林縣北港區深部構造之重磁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期,第73-98頁。
胡錦城、彭雙貴(1981) 台南青草崙與三股一帶淺部地電阻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4期,第125-140頁。
胡錦城(1980) Dar Zarrouk 函數應用於直流電探資料之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3期,第73-100頁。
胡錦城、周次雄、王勝雄、吳素慧、郭政隆(1982) 岩性與油氣移棲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5期,第1-11頁。
胡錦城(1983) 重磁資料逆推解釋技術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6期,第112-126頁。
胡錦城(1985) 臺灣中部大肚山─八卦山背斜之深部構造與油氣潛能。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8期,第76-91頁。
胡錦城、徐祥宏(1986) 臺灣中部大肚山─八卦山背斜與其鄰近西北面地區之深部構造與油氣潛能。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9期,第82-105頁。
胡錦城、徐祥宏(1987) 震測逆推與其應用於鐵砧山氣田西面海域之油氣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0期,第118-135頁。
胡錦城、李長之、陳雄茂、吳素慧、沈顯全、梁守謙(1991) 澎湖地區之地下地質與油氣潛能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4期,第147-148頁。
胡錦城、紀文榮、黃旭燦、徐祥宏、陳瑞瓊、丁信修、沈顯全(1992)台灣北方海域彭佳嶼盆地與其鄰近地區油氣潛能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5期,第1-29
頁。
胡錦城、郭政隆、傅式齊、梅文威、楊池清、邱仲信、林宏仁、孫美蓉、蔡錦椿、邱翠雲(1995)鐵砧山地區及苗栗至彰化外海之油氣潛能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
司),第18期,第134-138頁。
胡錦城、黃富文、王勝雄、郭政隆、吳素慧、傅式齊、沈顯全、黃旭燦(1999) 台南盆地油氣潛能綜合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126-46頁。
胡錦城、沈俊卿、傅式齊、周定芳、吳榮章、邱仲信、楊耿明、郭政隆(2002) 台灣西北部石油系統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4期,第1-18頁。
胡錦城、宣大衡、郭政隆、吳榮章、傅式齊、史菲利、許慶詳(2003) 新能源研究:台灣西南海域天然氣水合物之探勘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295-302
頁。
柯雪溫、周次雄、黃定雄、沈俊卿、郭政隆(1993)生油岩與電測之關係。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6期,第213-231頁。
柯雪溫、胡峻榕、周次雄、黃定雄(1995)電測在生油岩評估上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8期,第420-432頁。
宣大衡、陳雄茂、林國安、曾煥仁(1985) 海域某氣田儲氣砂層之三維震波阻抗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8期,第233-234頁。
宣大衡、曾煥仁、黃仕光(1987) 振幅─支距關係分析在確認震波異常上之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0期,第108-117頁。
宣大衡、黃仕光、吳明賢、傅式齊(1993) 振幅--支距分析應用餘震測岩性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6期,第10-11頁。
宣大衡、徐宏祥、石瑞銓、葉義雄、陳昭輝(1993 ) 逐層剝去式疊前逆時移位及其分散式處理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6期,第12-13頁。
宣大衡、簡逸翔、李焜發、單鍾葆(1997) 透地雷達技術之建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0期,第382-394頁。
宣大衡、童英銓、黃旭燦(1998) 震測資料之不連續性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196-207頁。
宣大衡、史菲利、傅式齊、巫國華、李成榮、胡錦城(2003) 台灣西南海域天然氣水合物之探勘研究:高解析度震波測勘。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303-314頁。
俞何興、黃富文(1992)台灣附近海域新生代地層之震測地層。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5期,第62-76頁。
徐兆祥(1990)北港陸棚區南莊層分佈之探討。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第4號,,第133-146頁。
徐祥宏(1985) 電阻法地形效應之修正。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8期,第125-145頁。
徐祥宏、宣大衛(1993 ) 二維非零支具有線差分法剝動模擬技術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6期,第14-15頁。
徐祥宏(1996) 擬似譜法重合前逆時移位。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353-370頁。
徐祥宏(1997) 擬似譜法逆時移位技術研究及其在資料處理系統上之應用. (2/2): 重合前逆時移位技術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0期,第350-361頁。
徐祥宏、李重毅、宣大衡(1998) 非水平基準面擬似譜法逆時移位技術研究「重合後」。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137-144頁。
徐祥宏、李重毅、宣大衡(1998) 非水平地表面擬似譜法逆時移位技術研究「重合前」。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145-156頁。
徐祥宏、巫國華(1999) 三維克希荷夫重合前深度移位。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220-233頁。
徐祥宏、宣大衡、黃旭燦、楊耿明(1999) 重合前震測波動模擬與克希荷夫重合前深度移位。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255-269頁。
徐祥宏、傅式齊、黃旭燦、吳明賢、宣大衡(2003) 台灣麓山帶震測資料模擬與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73-92頁。
徐祥宏、楊耿明、黃旭燦、丁信修(2004) 麓山帶構造震測模擬與解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6期,第11-14頁。
徐祥宏、謝秋雰、石瑞銓、孫鎮球、林人仰、楊育良、黃旭燦、史菲利、吳明賢、宣大衡(2004) 複雜構造振測資料特殊處理。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6期,第543-546
頁。
徐祥宏、林人仰、楊耿明、黃旭燦、丁信修、楊育良(2005) 竹東-關西地區震測模擬與重合前深度移位。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7期,第177-194頁。
徐祥宏、林人仰、羅仕榮、吳明賢、沈顯全、楊育良(2006) 鑽探構造震測成像失真問題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8期,第559-584頁。
陸喬克(1985) 嘉義地區震測資料地層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8期,第235-237頁。
袁彼得、紀文榮、吳榮章(2005) 岩心描述與沉積環境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7期,第409-420頁。
翁榮南、吳榮章、紀文榮(1997) 珠江口盆地生油潛能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0期,第115-117頁。
翁豐源(1978) 泥漿在高溫動態下之流動性質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期,第99-113頁。
翁豐源、陳成興、吳金通、陳煥彩、高國忠、林朝光、王水雄、葉淵源(1982) 臺灣南部高壓地區之鑽井問題探討。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5期,第285-314頁。
郭政隆、沈俊卿、邱仲信、陳達村(1987) 新竹海域礦區之地球化學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0期,第195-211頁。
郭政隆、邱仲信、林宏仁、孫美蓉、謝明發、蕭鴻泉、詹琇民、張嘉福(1995)鐵砧山地區及苗栗至彰化外海生油岩潛能評估。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8期,第187-197
頁。
郭政隆、邱仲信、沈俊卿、周次雄、吳素慧、蕭鴻泉、謝明發、詹琇民、張嘉福、周素燕(1995)台灣西北部油氣蘊藏之地化研究。。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8期,第
393-405頁。
郭政隆、吳素慧、周次雄、邱仲信、林宏仁、林麗華(1996) 苗栗外海地區油氣蘊藏之地化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454-479頁。
郭政隆、胡峻榕、沈俊卿、林麗華、邱仲信、周次雄(1997) 臺南盆地F構造地化模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0期,第309-333頁。
郭政隆、林麗華、邱仲信、吳素慧(1998) 北港高區東緣新中統生油潛能分析及油氣移聚初步探討。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208-225頁。
郭政隆、吳素慧、胡峻榕、邱仲信、林麗華、傅式齊(1999) 澎湖盆地油氣生成模擬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343-363頁。
郭政隆、林麗華、沈俊卿、張澤錦、吳素慧、孫智賢(2001)台灣西北部生油岩生成油氣相態及潛能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3期,第3226-245頁。
郭政隆、吳榮章、沈俊卿、林麗華(2004) 台灣西部晚中新統-上新統高反射率鏡煤素來源探討。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6期,第83-94頁。
郭政隆、吳素慧、邱仲信、張錦澤、林麗華、孫智賢(2005) 屏東盆地北緣油氣特性及來源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7期,第167-176頁。
郭政隆、林麗華、吳素慧、沈俊卿、邱仲信、張錦澤、林政遠、周定芳、陳若玲、張渝龍、蘇冠華(2006) 台灣新第三紀媒系地層生油岩潛能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
司),第28期,第469-494頁。
陳大麟、陳永隆、黃素謹、吳榮章、吳世雄、吳健一(1993)岩心毛細壓力之測定及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6期,第429-456頁。
陳大麟、吳健一、吳世雄(1995) 儲氣窖蓋岩、儲氣層岩石物理性質研究 . (1/2) 。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8期,第510-527頁。
陳大麟、吳世雄(1998) 儲集岩電測分析參數 a-m-n 特性在電測分析上之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425-448頁。
陳大麟(2003) 裂縫油氣層評估技術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427-442頁。
陳大麟、曾繼忠、黃德坤、吳偉智(2003) 石油污染場址現地整治技術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539-540頁。
陳大麟(2004) 二氧化碳地下封存技術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6期,第331-348頁。
陳永隆、陳大麟、吳健一(1991)油氣層評估--利用毛細壓力推算氣層水飽和率之分佈。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4期,第378-389頁。
陳堯堂(1982) 出磺坑構造儲油氣砂層成岩作用與油氣移聚關係之初步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5期,第101-120頁。
陳時祖、顏富士、黃瑞鴻(1980) 臺灣東部地熱資源之地球化學基本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3期,第155-171頁。
陳煥彩(1979) 龍船中洲地區地層物理參數之評估與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期,第179-197頁。
陳煥彩(1981) 台灣北部錦水、出磺坑深部砂岩層破裂壓力梯度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4期,第319-320頁。
陳煥彩(1982) 臺灣北部砂岩地層及南部古亭坑層破裂壓力曲線之建立與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5期,第351-352頁。
陳煥彩(1984) 應用電測研究永和山、寶山地區岩石之物理性質。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7期,第213-227頁。
陳煥彩(1985) 利用電測資料估算地層壓力與其在鑽井工程應用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8期,第240頁。
陳煥彩(1986) 應用電測資料研究本省地層之岩石物理性質。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9期,第276-289頁。
陳雄茂、林國安(1982) 薄層震測定量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5期,第177-201頁。
陳雄茂、傅式齊、曾煥仁(1986) 鐵砧山構造南段之震測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9期,第127-143頁。
陳雄茂、吳明賢(1987) 嘉義鹿草─朴子地區儲氣砂岩之震測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0期,第91-107頁。
陳雄茂、梁守謙、林維正(1990) 二維震測電腦輔助解釋之發展與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3期,第143-156頁。
陳雄茂、沈顯全、梁守謙(1991)W地區油氣潛能評估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4期,第173-190頁。
陳雄茂、童英銓、張資宜、沈顯全、梁守謙(1993)F構造儲集岩之震波特性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6期,第156-172頁。
陳雄茂、黃富文、翁榮南(1996) 盆地特性與油氣田分佈之關係, 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53-76頁。
原振維(1979) 五指山層之沉積環境。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期,第1-20頁。
原振維(1981) 台北縣澳底附近中新世木山層之沉積環境。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4期,第91-108頁。
原振維(1981) 台灣中西部井下火成岩體之放射性定年。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4期,第363-366頁。
原振維、林益舟、黃旭燦、蕭承龍(1984) 臺灣北港地區先中新世地層之岩石學與沉積環境。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7期,第31-32頁。
原振維、黃旭燦、周定芳、吳榮章、盧東郎(1987) 臺灣南部高壓層之地質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0期,第1-27頁。
梅文威、紀文榮(1979) 有孔蟲之古生態與古環境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期,第341-362頁。
梅文威、蕭承龍(1983) 臺灣北部濱海公路北段之花粉化石生物地層。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6期,第63-79頁。
梅文威、蔡錦椿、邱翠雲(1995)苗栗至彰化外海之構造演化。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8期,第139-167頁。
游能悌、鄧屬予、紀文榮、吳榮章(2005) 台灣中部古第三系構造相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7期,第421-438頁。
許世雄、張為棟(1979) 應用統計學分析臺灣陸上油氣田分佈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期,第249-281頁。
莊恭周(1981) 台灣北港地區井下之粘土礦物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4期,第109-212頁。
莊恭周(1982) 苗栗出磺坑構造中新統之黏土礦物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5期,第91-99頁。
莊恭周(1983) 新竹苗栗地區碧靈頁岩與木山層中儲油氣層之黏土礦物。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6期,第17-34頁。
莊恭周、周定芳(1984) 新竹苗栗地區打鹿頁岩之黏土礦物與油氣儲集之關係。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7期,第1-15頁。
莊恭周、周定芳(1985) 苗栗區錦水油氣田中新世儲油氣層之成岩作用與油氣儲集之關係。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8期,第1-24頁。
莊恭周、周定芳(1986) 出磺坑構造儲集層之成岩作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9期,第38-54頁。
莊恭周、周定芳、陳瑞瓊(1990) 臺灣西部第三紀盆地之重要儲集層性質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3期,第54-72頁。
莊恭周、周定芳、蔡淑姿、李長之(1991)臺南盆地北部之儲油岩相及古環境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4期,第22-35頁。
莊恭周、周定芳(1993)成岩作用在油氣探勘上之應用--台南盆地F構造。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6期,第56-68頁。
莊恭周、周定芳(1994 ) 盆地分析與與油氣封閉研究--長康礦區及其鄰近地區儲集層之特性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7期,第54-55頁。
莊恭周、周定芳(1995)成岩作用與儲集層之關係?竹苗地區打鹿砂層。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8期,第228-229頁。
莊恭周、周定芳(1996) 鐵砧山及其附近之儲集層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118-129頁。
莊恭周、周定芳(1997) 苗栗陸海域中新統之儲集層研究--石底層與木山層。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0期,第197-215頁。
莊恭周、周定芳(1998 ) 北港高區東緣先中新統之儲集岩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183-195頁。
莊恭周、周定芳(1999) 苗栗外海地區岩石沈積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475-488頁。
莊恭周、周定芳(2001) 桃園新竹地區下部中新統儲集潛能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3期,第143-160頁。
莊恭周、吳素慧、周定芳、傅式齊(2004) 沉積相研究~新營地區上新世/更新世地層。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6期,第395-398頁。
莊恭周、周定芳(2005) 細道邦~國姓地區之儲集岩特性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7期,第89-98頁。
莊恭周、周定芳(2005)台灣中南部陸海域地區之儲集岩及蓋岩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7期,第395-398頁。
梁守謙(1994)台南盆地可能儲油氣構造研究(北部凹陷)。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7期,第146-156頁。
梁守謙、張資宜(1996 ) 儲集岩特性之震測與電測關聯性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371-378頁。
梁守謙、楊耿明、吳明賢、陳太山(1998) 北港高區東緣先中新統構造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226-241頁。
梁守謙、傅式齊(1999) WLP地區震波特性分析與地質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506-519頁。
張資宜、梁守謙、周錦德、林國安(1991)臺南盆地F構造白堊系震測地層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4期,第113-127頁。
張資宜、梁守謙、黃旭燦、陳雄茂、宣大衡(1993 ) 新竹—桃園地區沉積層序和震測相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6期,第96-116頁。
張資宜、童英銓、梁守謙、周定芳(1995) 儲集岩特性與震波特性之關係。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8期,第381-390頁。
張資宜、傅式齊、王墨江(1996) 二維孔隙率分佈模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379-387頁。
張資宜、陳佑吉、羅仕榮(1998) 岩石物理模型初步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35-44頁。
張資宜、巫國華、李元偉(1999 ) 三維震測資料擬似聲波阻抗處理。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288-300頁。
張資宜、林香珍、周定芳、巫國華、傅式齊、陳太山、林國安(2002 ) 儲集層描述應用研究-震測資料解析和地質模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4期,第212-221頁。
張資宜、張國雄、梁守謙、周定芳(2003) 鐵砧山木山層油氣儲集可能性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175-184頁。
張為棟(1982) 應力敏感性砂層岩石物理性質與生產關係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5期,第355-364頁。
張為棟(1986) 出磺坑礦區未鑽穿生產層之厚度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9期,第325-337頁。
張錦澤、郭政隆、陳德權、周素燕、傅錦德、莊福森(1994)台灣西南部油氣產狀及地化特性。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7期,第376-390頁。
張錦澤、林麗華、郭政隆、周次雄(1997) 凝結油成因與成熟度之判識。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0期,第272-308頁。
張錦澤、林麗華、吳素慧、邱仲信、郭政隆(1998) 生油岩水合熱裂之碳氫化合物分析及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347-359頁。
張錦澤、吳素慧、林麗華、郭政隆(2002) 台灣陸上北部地區油岩對比。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4期,第391-405頁。
張錦澤、林麗華、郭政隆(2003) 油氣中C7成份在台灣西部油氣探勘的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281-294頁。
張錦澤、林麗華、郭政隆(2005) Carbazole分析技術之建立及在台灣西北部移棲之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7期,第223-228頁。
張錦澤、林麗華、郭政隆(2006) 台灣新第三紀煤系地層輕碳氫化合物在油岩對比應用上之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8期,第495-516頁。
黃定雄、楊池清(1979) 應用電測資料研判地層岩性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期,第151-178頁。
黃定雄(1981) 台灣地區電測解釋與試油氣結果之差異原因及其研討。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4期,第335-360頁。
黃定雄(1983) 應用電測探求地層滲透率。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6期,第246-257頁。
黃定雄(1984) 應用電測判定緻密砂岩層中裂隙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7期,第239-249頁。
黃定雄(1985) 臺灣南部泥質砂岩電測特性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8期,第190-204頁。
黃定雄(1986) 寶山區深層電測綜合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9期,第290-306頁。
黃定雄(1990)臺灣南部產油氣層電測特性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3期,第314-326頁。
黃定雄、楊池清(1994)電測資料應用於地層與油氣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7期,第445-454頁。
黃奇瑜(2004) 台灣中部北港基盤高區邊緣早第三紀張裂盆地與能源探勘意義。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6期,第537-538頁。
黃秀美(1983) 苗栗通霄溪剖面之超微體化石生物地層。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6期,第80-93頁。
黃旭燦、莊恭周、原振維(1986) 清水地熱區熱水蝕變礦物系統與熱流系統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9期,第80-81頁。
黃旭燦、陳瑞瓊、沈顯全、紀文榮(1994)彭佳嶼海域南端及其附近石油蘊藏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7期,第1-23頁。
黃旭燦、沈顯全、陳瑞瓊、徐永耀、紀文榮、林國安(1995)逆轉斷層、橫移斷層與油氣儲集的關係。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8期,第286-309頁。
黃旭燦、沈顯全、童英銓、紀文榮(1996) 苗栗、新竹海域及濱海地區之構造逆轉與油氣聚積關係。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266-297頁。
黃旭燦、傅式齊、陳大麟、蘇斌(1997)震測相與古沉積環境--CDA及CDC附近地區。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0期,第29-44頁。
黃旭燦、沈顯全、黃昌盛、楊育良(1997) 苗栗外海中新統之震測相與構造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0期,第141-156頁。
黃旭燦、沈顯全、徐祥宏、紀文榮、陳太山(1998) 臺灣西北部地區之造山運動逆衝變形前緣構造與油氣儲集。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126-136頁。
黃旭燦、沈顯全、徐祥宏、胡錦城(1998) 臺南盆地逆衝變形前緣構造與油氣聚積。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393-409頁。
黃旭燦、林國安、沈顯全、徐祥宏、紀文榮、陳太山、楊耿明(1999) 反轉構造之震測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234-254頁。
黃旭燦、周定芳、陳大麟、蘇武斌、梅文威、張渝龍(1999) 白沙屯八號井井下岩心整合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400-422頁。
黃旭燦、楊耿明、徐祥宏、沈顯全、吳榮章、丁信修、梅文威(2001) 前淵盆地及逆衝褶皺帶之構造分析:台灣西南地區。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3期,第16-36頁。
黃旭燦、楊耿明、梅文威、徐祥宏、吳榮章、丁信修、陳太山(2002) 複雜逆衝構造分析與油氣儲聚。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4期,第156-168頁。
黃旭燦、楊耿明、吳榮章、丁信修、梅文威、羅仕榮、徐祥宏、紀文榮、林國安(2004) 台灣西部麓山帶斷層褶皺衝斷帶構造演化分析:細道邦構造。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
司),第26期,第15-18頁。
黃旭燦、楊耿明、丁信修、梅文威、徐祥宏、沈顯全(2005) 高屏前陸地區震測解釋及地體模型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7期,第157-166頁。
黃增泉、謝長富、紀文榮(1981) 苗栗出磺坑剖面之孢粉化石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4期,第27-90頁。
黃瑞鴻、吳柏裕(1990)海域致昌構造激勵生產可行性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3期,第284-294頁。
黃瑞鴻、王文烈(1996) 高角度定向鑽井之井孔穩定性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572-584頁。
黃瑞鴻、吳沂全、宣大衡、吳健一、陳養愚、蔡錫麟、張光宇(1996) 海域某構造地層孔隙壓力及破裂壓力之估算。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587-598頁。
黃瑞鴻、張光宇、陳大麟、吳健一(1998) 利用聚合物抑制氣井水錐現象可行性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525-540頁。
黃德坤、林振村、黃定雄(1999) 地層水分析技術之改進及其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541-553頁。
黃瑞鴻、張光宇、范振暉、吳健一(1999) 聚合物應用於降低生產井伴產水。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582-597頁。
黃瑞鴻、王勝雄(1999 ) 鐵砧山B1注產氣井採行傳統穿孔方式完井可行性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598-606頁。
黃瑞鴻、吳健一、范來富(1999) 鐵砧山TT-1A層氣水界面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607-613頁。
黃德坤、林振村、林舜隆(2003) 地下水中污染源之偵測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521-538頁。
黃富文(1978) 應用沉積特徵解釋古堆積環境。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期,第205-221頁。
黃富文(1984) 湖口構造及出磺坑構造砂岩成岩作用之初步比較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7期,第16-30頁。
黃富文、周青(1985) 臺灣西北部打鹿砂岩儲集問題。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8期,第25-40頁。
黃富文、蕭承龍、李長之、盧東郎、周青(1986) 新竹苗栗區陸海域木山層及五指山層之沉積與油氣儲積。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9期,第20-21頁。
黃富文、劉家華、陳雄茂(1987) 臺灣西南部佳里附近更新世地層之油氣封閉。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0期,第28-43頁。
黃富文、莊漢珍、梁守謙(1997 ) 台灣西南海域漸新統砂岩之沉積模式。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0期,第227-228頁。
黃富文、張資宜(1998) 臺南盆地新領域油氣潛能。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360-392頁。
黃富文(1999) 台南盆地沈積環境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47-76頁。
黃富文、丁信修、張國雄、李成榮(2004) 台灣西北部木山層及五指山層沉積環境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47-76頁。
傅式齊、林國安、陳雄茂(1985) 新營─後壁區二重溪層內薄氣層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8期,第92-103頁。
傅式齊、謝昭輝(1987) 二維震測實體模型系統之建立及測試。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0期,第149-160頁。
傅式齊、周錦德、陳雄茂、侯玲婉(1991)鄰近CBK油氣田以西之兩個可能油氣封閉之再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4期,第217-231頁。
傅式齊(1995)鐵砧山地區及苗栗至彰化外海儲集層之震測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8期,第168-186頁。
傅式齊、梁守謙、吳素慧、邱仲信(1997)先中新統震測層序分析及油氣潛能評估--A及C地區。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0期,第1-28頁。
傅式齊、張資宜(1999) 聲波走時估算臺灣海域新生代不整合面地層侵蝕量區域性分佈。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164-186頁。
傅式齊(2001) 台西盆地震測層序分析及石油系統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3期,第204-225頁。
傅式齊、張資宜(2002) 台灣西北部石油系統研究-震測地層及盆地模擬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4期,第28-48頁。
傅式齊、梁守謙、呂榮聰、葉明官(2004) 朴子至台南震測層序分析及地層封閉目標探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6期,第399-412頁。
傅式齊、陳奇呈、張資宜、王永練、楊育良、林人仰、張國雄、許慶詳、宣大衡、鄭廉德、史菲利(2004) 朴子至台南地層封閉目標震測資料特殊處理。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
公司),第26期,第413-432頁。
傅式齊、宣大衡、徐祥宏、巫國華(2004) 地層封閉目標薄層分析與震測地層模擬。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6期,第433-448頁。
傅式齊(2004) 朴子至台南上新/更新世地層油氣潛能綜合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6期,第449-454頁。
傅式齊、林香珍、張資宜、吳偉智、邱瑞琅、石文卿、陳太山、林人仰、巫國華(2005) 震測逆推及井下地質統計應用於鐵砧山儲集岩特性模型建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
司),第27期,第285-292頁。
傅式齊、楊育良、黃昌盛、陳建文、宣大衡(2005) 朴子至台南上新/更新世地層油氣潛能綜合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7期,第471-484頁。
童英銓、宣大衡、林勝益、李焜發、巫國華(1996) 地理資訊系統在竹苗地區輸氣管線管理之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310-320頁。
楊宏儀、巫奉鈔、周定芳(1981) 台灣中西部井下之火成岩。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4期,第123-124頁。
楊池清、陳忠雄(1981) 台灣北部地區各地層之孔隙率及地層水鹽份分佈圖研究. (一):永和山地區。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4期,第361-362頁。
楊池清、陳忠雄(1982) 臺灣北部地區各地層之孔隙率及地層水鹽份分佈圖研究. (二): 錦水與鐵砧山地區。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5期,第365-366頁。
楊池清、陳忠雄(1983) 臺灣北部地區各地層之孔隙率及地層水鹽份分佈研究. (三): 青草湖與出礦坑地區。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6期,第258-271頁。
楊池清、陳忠雄(1985) 臺灣北部地區緻密地層電測解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8期,第205-218頁。
楊池清(1987) 自然伽傌電測在臺灣地區的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0期,第261-269頁。
楊池清、黃定雄、陳忠雄(1993) 裂縫地層電測解釋之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6期,第372-373頁。
楊池清、陳忠雄(1995) 竹苗外海CBE構造油氣層之電測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8期,第198-208頁。
楊池清(1997) 台南盆地儲氣層分佈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0期,第515-533頁。
楊池清(2003) 鐵砧山地區與出磺坑地區地下煤層分佈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241-258頁。
楊耿明、吳榮章、丁信修、王佳彬(1994)竹苗麓山帶地下地質構造與油氣儲集。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7期,第24-53頁。
楊耿明、丁信修、吳榮章(1995)複雜構造之地質模型與油氣儲集─新竹苗栗地區。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8期,第311-336頁。
楊耿明、丁信修、紀文榮、吳榮章(1996) 台灣西部第三紀盆地架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130-156頁。
楊耿明、丁信修、吳榮章(1996) 台灣西北部盆地架構與斷層力學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245-265頁。
楊耿明、吳榮章、丁信修、傅式齊(1997)CDA礦區盆地架構與構造模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0期,第45-60頁。
楊耿明、丁信修(1997) 苗栗地區打鹿砂層地層架構和油氣儲集。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0期,第157-175頁。
楊耿明、梁守謙、吳榮章、丁信修(1998) 北港高區東緣先中新統地層斷層演化與封閉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157-182頁。
楊耿明、吳榮章、李重毅(1999) 反轉構造之力學分析與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2期,第270-287頁。
楊耿明、吳榮章、丁信修、蔡錦樁、梅文威、葉明官(2001) 三義地區斷層形貌、構造封閉及古地磁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3期,第37-58頁。
楊耿明、黃旭燦、丁信修、吳榮章、紀文榮、梅文威、徐祥宏(2003) 台灣麓山帶及變形前緣斷層構造分析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45-72頁。
楊耿明、林國安、黃旭燦、吳明賢、徐祥宏、吳榮章、丁信修、紀文榮(2004) 複雜構造整合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6期,第555-558頁。
楊耿明、黃旭燦、吳榮章、林國安、王佳彬、梅文威、丁信修(2005) 高屏前陸地區麓山帶構造形貌及演化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7期,第119-134頁。
楊潔豪、曾俊六、董倫道、余貴坤(1985) 臺灣區大地電磁之數值模擬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8期,第238-239頁。
蔡錦椿、吳榮章(1998 ) 珠江口盆地生物地層與沉積環境探討。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268-270頁。
鄭林存、郭政隆(1984) 新竹地區原油之地化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7期,第141-156頁。
盧東郎(1978) 應用鏡煤素反射率評估王功一號井生油岩成熟度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期,第41-44頁。
盧東郎(1980) 應用鏡煤素反射率評估生油岩成熟度之實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3期,第201-244頁。
盧東郎、林麗華(1981) 台西地區油母質成熟度與類型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4期,第289-290頁。
盧東郎、林麗華、沈俊卿(1982) 桃園地區生油岩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5期,第221-250頁。
盧東郎、林振村(1984) 臺灣西北部地區天然氣碳氫同位素之測定與初步解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7期,第173-187頁。
蘇芳章(1980) 油母質元素分析技術及其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3期,第185-199頁。
蘇芳章、張為棟(1986) 出磺坑緻密氣層壓力試驗分析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9期,第359頁。
蘇尚文、宣大衡、羅仕榮、沈顯全、徐祥宏、巫國華(2003) 應用地球物理法於受污染場址偵測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409-418頁。
羅文杰、黃德坤、林舜隆、林振村(2003) 利用HPLC檢測環境中多環芳香烴之含量。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553-563頁。
羅仕榮(1983) 微震測勘在工程地質之應用─深澳及楊梅兩地區實例。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6期,第177-188頁。
羅仕榮、林國安(1983) 臺東縣太麻里─金崙地熱區微震測勘初步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6期,第189-190頁。
羅仕榮、林國安(1984) 臺灣東北部南澳地熱區微震研究報告。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7期,第126-127頁。
羅仕榮、張資宜(1987) 垂直震測剖面法在震測解釋上之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0期,第136-148頁。
羅仕榮、顧駿偉、黃永瑞、賴師權(1996) 電測整合解釋在低電阻油氣層探勘上之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321-343頁。
羅仕榮、顧駿偉、周定芳(1996) 低電阻油氣層之鑑別與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9期,第344-352頁。
羅仕榮、顧駿偉、周定芳、陳佑吉、張資宜(1998) 八掌溪氣田電測整合解釋與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1期,第1-18頁。
羅仕榮(2002) 井測資料分析和低電阻油氣層解釋-F構造儲集層特性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4期,第193-211頁。
羅仕榮(2003) 區域性儲集岩資料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131-148頁。
羅仕榮、沈顯全、蘇尚文(2003) 台南盆地儲集岩特性分析黃鐵礦產狀與低電阻油氣層探勘。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5期,第185-198頁。
羅仕榮(2004) 竹苗區陸上構造油氣潛能與鉆探位置之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6期,第1-10頁。
羅仕榮、徐祥宏、沈顯全(2006) 已鑽探具潛能儲集層之追蹤與探勘。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28期,第585-592頁。
蕭承龍(1984) 北港地區八掌溪砂岩的孢粉生物地層與油氣潛能。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7期,第69-85頁。
蕭承龍(1985) 臺灣西南海域F構造先中新世地層之孢粉生物地層與油氣潛能。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8期,第41-57頁。
蕭承龍、吳榮章、梅文威(1986)雲嘉地區中新統微體化石及其在油氣探勘上之應用。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9期,第55-79頁。
蕭承龍、李進華、紀文榮、邱翠雲(1990) 臺灣西部盆地地層與沉積。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3期,第73-90頁。
蕭承龍、丁信修、陳瑞瓊、李妍慧、梅文威(1991)臺南盆地震測層序與震測相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4期,第36-53頁。
蕭承龍(1992)台灣北港地區下部中新統之孢粉生物地層與油氣潛能。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5期,第44-61頁。
蕭承龍、丁信修、邱翠雲(1993)新竹苗栗外海之震測相及沉積環境分析。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6期,第16-32頁。
蕭承龍、丁信修、邱翠雲、梅文威(1994)台灣北方海域新畿構造演化與油氣儲集。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7期,第67-81頁。
蕭寶宗、胡錦城、林國安、紀文榮、周次雄、蕭承龍(1990) 臺灣西部第三紀盆地演化與油氣潛能之綜合評估 (2/2)。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3期,第1-13頁。
蕭寶宗、胡錦城、紀文榮、丁信修、陳瑞瓊、陳雄茂(1990) 臺南盆地之油氣潛能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3期,第14-29頁。
蕭寶宗、林國安、徐祥宏、傅式齊、張資宜、宣大衡(1990) 澎湖盆地油氣潛能評估。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3期,第30-43頁。
蕭寶宗、周錦德、陳雄茂、張資宜、郭政隆、蔡秀芬(1990) 南日島盆地及其周圍之潛能帶分析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第13期,第44-53頁。